父亲:孙燕翼是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和伊斯兰教事业家,饮誉国际宗教界,被世界“伊斯兰教联盟”授予“终身理事”。
妻子:柏瑞桐1937年1月4日生,也是北京人,也考入了电影局表演所,出演过《平原游击队》(1955)、《妈妈要我出嫁》(1956)、《寂静的山林》(1957)、《英雄儿女》(1964)、《花园街五号》(1984)等20多部影片各种角色,有相当的艺术潜质。
儿子:孙佳禾,国家一级演员
女儿:孙柏,中国著名制片人,四川大学信息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
孙敖作品
解放 LIBERATION(1987)峡江疑影 MURKY SHADOWS OVER THE GORGES(1985)妈妈,你在哪里 WHERE ARE YOU,MOM?(1982)
佩剑将军 GENERALS WITH SWORD(1982)
吉鸿昌(上下集) GENERAL JI HONGCHANG(1979)
科技捷报(之七) (1978年)
科技新闻39号 (1978年)
科技新闻三十四号 (1977年)
科技新闻三十五号 (1977年)
熊迹BEAR’S PRINTS(1977)
战斗的指挥部(《大庆之路》之10) (1977)
战斗指挥部——《大庆之路》之十 (1977)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1976)
宰鸡流水线 (1976)
自动线 (1975)
沼气 (1975)
平原游击队 (1974)
红麻 (1974)
铁路装卸索具 (1974)
新苗茁壮 (1973)
保护森林 (1973)
速生树 (1973)
自动线 (1973)
三进山城 (1965)
松辽油田 (1962)
刘主席视察 (1962)
英雄颂 (1960)
通钢在建设中 (1960)
人民公社战荒年 (1960)
新的一课(1958)
海上的人们 (1958)
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在长春 (1958)
教育的火花 (1958)
乘东风展红旗 (1958)
国防体育 (1958)
跃进的吉林青年 (1958)
跃进的吉林妇女 (1958)
让农业展翅高飞 (1958)
祖国的东北 (1958)
据不完全统计,孙敖自1956年配录第一部影片《纤维素工厂》(日本)至90年代中期:
(1)为中外500多部电影配音,主要角色占三分之二以上,另为新闻、科教、美术片解说近300本;
(2)为中外电视剧如《女奴》《卞卡》《长夜春晓》等配音300多集;
(3)在200多集广播剧中执导或担任重要角色,如《张海迪》《杨靖宇》等。
孙敖作品
(4)在10部国产影片饰演角色,如《暴风中的雄鹰》《三进山城》《吉鸿昌》等;(5)排演话剧16台,多为主角,演出624场,《钗头凤》的陆游、《年轻一代》的肖继业,《红灯记》的李玉和,均受好评;
(6)录制小说、评书30余部,其中《战地红缨》《红岩》曾引起强烈反响;
(7)为中小学录制电教课文40余篇,为大中学讲课、朗诵几十场;
(8)在各种新闻仪式、文艺演出和电视晚会担任主持人200多场次。
孙敖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在电影配音上,其语域广阔,音色淳美而深厚,善于塑造复杂丰富的性格形象。《忠诚》(1959)的艾米尔、《复活》(1961)的聂赫留道夫、《斯特凡大公》(1974)的斯特凡、《蝴蝶梦》(1979)的麦克西姆、《永恒的爱情》(1980)的哈迈德、《两个人的车站》(1986)的普拉东,都表达得出神入化。
因译制片配音的成就,他曾获国家政府奖、中国表演学会首届奖,并11次获长影“小百花”奖。其中《永恒的爱情》获得1981年文化部颁发的最佳译制片奖、《蝴蝶梦》、《两个人的车站》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导演的广播剧《张海迪》获得了导演奖,参加演出的《吉鸿昌》获得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从长影第三届到第八届小百花奖,他一直都获得“最佳男主角配音奖”。
孙敖艺术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宁可一人千声,也不能千人一声”,反感于那种为金钱而粗制滥造的商业习气。配音《复活》,小说原著读了五遍;为找《十字小溪》(英国)老猎人的声音感觉,用非正常发音法喊破了嗓子,同事们爱惜地劝戒他,他笑笑说:“配音演员首先要尽力适应和贴近角色,不能只想着保持自己的发声法。”
长春网聚期间,在饭桌上,在为孙敖老师扫墓的途中,柏瑞桐老师曾几次回忆起孙敖老师生前感人至深的点滴往事,现选择其中的三个,贴在这里,与诸位共享,也算是对已故的孙敖老师献上一缕相思之情,愿他的精神成为后辈宝贵的精神财富。